helenjia.com[warning]对于富裕阶层的高净值人群,除了这些传统的理财方式之外,他们还会选择家族信托这个利器来进行财富的增值和传承。据商务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超过70%的投资资金流经避税地区,其中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占比最大。这些地区,正是私营上市公司家族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的聚集地。[/warning]
(一)促使富人建立信托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1、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控制上市企业的股权,能帮助他们保护隐私;因为家族信托下的受益份额有多少,公众将不得而知。
2、避税,家族财产一旦放进家族信托内,家族成员就会丧失法律上的所有权,日后再也不用缴纳遗产税,长远而言,这还是比将财产代代赠与划算。
3、当企业传承到三代甚至四代时,按遗产分割法传承的话,股权势必散落到数十个亲属股东手中,松散的股权可能令企业的所有权面临极大的挑战,东亚银行遭遇阻击便是可借鉴的案例。
因此,通过成立家族信托基金控股企业便成为了更好的选择。信托是一种财产法律关系,委托人,将信托财产移转予受托人,受托人依照信托本旨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本次聚焦的富人成立的多为私人信托,是为私人的利益而设。
(二)信托给高净值的人群带来的好处
1、信托资产不用于抵债。
《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2、信托资产是不可分割的财产。
根据《信托法》,信托资产一旦成立,就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财产中分割出来,成为一笔独立运作的资产,它不能被抵债、清算和破产。受益人(可以是委托人自己)对信托财产的享有不因委托人破产或发生债务而失去,同时信托财产也不因受益人的债务而被处理掉。
3、隔离资产被查封冻结风险。
信托财产不被列入查封、冻结的资产范围,也同样受法律的保护。我们存在银行的钱,房产,股票、基金等,一旦发生债务纠纷或者破产时,都要面临查封、冻结风险。如果没有事先为家庭或者个人留一笔绝对属于个人的资产,一旦风险来临,那将是不可想象的悲惨后果。
4、债务隔离。
作为企业家,做实业是高风险的。很多企业也正是在债务危机中倒闭,如果没有事先规划,将会输得干干净净。如果企业家懂得信托、保险,完全可以把资产做入信托计划或者保单中,那么当企业面临债务纠纷时,至少有一笔财产是属于自己的——信托资产,他们不能被抵债。
5、情感风险、避免资产分割。
无论世界还是中国,富豪们面临的一个重要困扰就是天价离婚。离婚涉及的财产分割问题困扰夫妻双方,尤其是挣钱能力强的一方是何等的不情愿。信托和保险在这方面都可以发挥独到的功能。由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资产在夫妻离婚时不可分割,但信托财产的受益人可以按比例指定。这样就可以实现约定夫妻的财产分配方式,即使离婚也不受影响。结婚前要将财产转做信托,就是为了规避万一离婚财产被分割的风险。
6、帮助节税、财富传承。
由于生前没做任何节税规划,最终仍确定遗产税总金额约119亿元新台币,创下台湾史上最高遗产税纪录。2004年去世的台湾首富蔡万霖,遗留下庞大财产,按照台湾法律,他的子女需要缴交782亿新台币的遗产税。由于以信托、寿险业务起家的蔡万霖对于避税之道很有心得,台湾当局最终能收到的遗产税金只有5亿新台币。财产继承风险还常常发生在资产被子女败家。
(三)家族信托的新方向
作为财产安全隔离器的家族信托,乃至其他各类型的事务管理类信托,正日渐成为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国内很多信托公司致力于从事高端理财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财产类信托占比也在逐渐上升。家庭信托是财产信托的一种,信托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委托人可设立财产分配法则来保障资产的稳定,达到传承财产、保护隐私、避税等目的。"家族信托并不仅仅意味着财富的传承,还有是通过信托来实现委托人对财产的特殊需求,这个优势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受到国内制度建设及信托公司自身投资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做到像国外那样随意。"
[warning]信托应最大限度发挥信托本身拥有的所有权隔离制度的优势,设计出更多真正能发挥"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信托本源性的产品。例如,可以在遗产信托、养老信托等领域有所突破,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将证券、基金不具备的财产权隔离优势发挥出来,突出信托的专业优势。[/warning]
【<<返回本专题】家族信托是靠什么吸引高净值人群的? https://www.helenjia.com/item/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