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应用
关注对象

私人银行金融科技化时代的财富管理是怎样的呢?

helenjia.com

(一)Fintech推动银行服务进入“智能金融”时代,但这将考验银行内部“以客户为中心”的整合与重构能力。

到民生银行的厅堂,可能会看到一个能说会道、可以轻松自在地在大厅里行走的“智能厅堂机器人”接待引导客户,通过机器人智能和后台远程支持,可以帮助客户完成业务咨询、业务办理、分流引导、产品推介等功能。在民生的手机银行中,推出了指纹支付服务,可以支持缴费、话费充值、二维码扫码支付、火车票和飞机票以及景点门票和电影票购买等。但是今天这样的创新还是初级的,接下来Fintech在银行端要做到的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过去银行自身习以惯之的业务板块和条线划分,在客户服务流程、产品、投研、渠道、风控、授信、决策等进行全面深刻的逻辑重构。其结果是实现客户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体验革命。这些做到了,银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私人金融助理”机器人进入寻常百姓家,就像我们现在在苹果手机上和Siri交流一样,未来的家庭会通过一个智能化的财富管理机器人根据您与家人的指令、消费行为、日常偏好、财富规划需求等数据信息,实现银行账户管理,进行交易结算、规划资产配置,预约出行度假。随着神经智能遥控技术的突破和引入,甚至可以通过脑电波与机器人进行交互,机器人可以安排处理大部分事务,还可以帮助病残等特殊人群。到那时,财富管理服务恐怕很难找得到明确的边界,它是与您的消费、健康、时间管理、休闲和聚会交织在一起的。语音、人脸、视网膜、虹膜、掌纹识别技术成为再造银行客户体验流程的基础,“有形的银行”将变得高度数字化,进而“隐”于其后。

(二)智能投顾将成为财富管理领域中的基本工具。

在经典投资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投顾将成为财富管理领域中的基本工具,日益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通过洞悉用户的需求,以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银行机构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轨迹洞察到客户的需求和风险偏好,自动在成千上万只产品中利用大数据帮助客户遴选出风险和收益适配的产品,进行资产配置,并帮助用户追踪、监控风险,无论是一般的理财客户还是私人银行客户都可以享受到“智能”级别的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服务。不仅如此,通过计算机模型和系统,智能投顾还可以协助投研人员、投资顾问和客户等群体做出决策,并在指定时间窗口内自动化地完成最优交易策略的执行。智能投顾凭借自动化处理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使财富管理服务门槛迅速下降,广大长尾客户得以介入该领域,这为智能投顾的发展提供了的坚实客户基础。目前,我们看到Kensho、Weathfront、花旗、汇丰等金融机构对智能投顾的广泛运用,对于服务一般大众的财富管理,部分分析师和投资顾问的工作已经可以被替代。民生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系统,也正在提高投顾智能化的比重。

(三)在私人银行领域,智能投顾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投顾。

智能投顾的迅猛发展无可避免地引起了人工投顾的焦虑,有研究者甚至将智能投顾比作财富管理领域的Uber,探讨在客户可自主进行投资的条件下,银行等第三方机构投资顾问是否面临被替代的问题。正如我前面讲的,在基金等同类的海量产品的评价与遴选等需要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上,智能投顾的确可以战胜人工投顾。但是,在金融领域,智能投顾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投顾。阿尔法狗可以战胜顶级棋手,但放到金融领域就不灵。原因很多,比如市场非有效性、市场不完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围棋的博弈规则是确定的,但金融市场的博弈规则本身因时而变,甚至也会因人而变。就像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放松IPO,什么时候又会突然放慢甚至暂停;不知道什么时候推出熔断,什么时候又中止;什么时候鼓励金融创新和自由化,什么时候又转向收紧和规范;不知道特朗普政府又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等等。机器不可能知道这些,算法不会累死机器,但我相信咱们的政策研究可能真的会把机器人累坏。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去研究和跟踪,形成投资建议去提醒我们的投资者注意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的“再平衡”。 人工投顾在服务高净值客户方面,具备不可匹敌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对客户深层需求的定制化把握上。目前国内外智能投顾对客户的KYC过程一般通过简单的风险评估问题完成,主要考察客户收入情况、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等因素,而客户背后的深层需求,例如家庭结构状况、财富代际传承、非金融服务偏好等需求无法被机器有效捕捉,需要依靠人工投顾进行深度挖掘,在充分理解、挖掘客户需求与信息的同时,人工投顾还可以保护私人银行客户的私密性。其次,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管理事实上是一种兼具金融与非金融属性的服务,客户不仅期待资产在数值上的增长,更看重财富管理过程中的服务。智能投顾虽然可以通过友好的界面简化服务流程,但无法依据客户个性化偏好进行实时响应,也无法实现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感和亲密度。再次,人工投顾在另类投资产品推荐能力上也更加出色。与智能投顾擅长ETF和公募基金等标准化产品配置不同,人工投顾对银行等传统机构当前产品货架上的非标准化产品,比如私募、结构化等,具有更强的理解和推荐能力,可以有效弥补智能投顾在这类产品推荐中的不足。 【<<返回本专题】
私人银行金融科技化时代的财富管理是怎样的呢? https://www.helenjia.com/item/2494.html
2018-04-20 12:50:29 转发链接
助你科技·案例分享
工具导航
版权所有 © 广州助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9-2024
粤ICP备17153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