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应用
关注对象

服务金字塔尖的私人银行什么样?

helenjia.com
[warning]提到私人银行,人们总是想到隐秘而豪华的办公室、神神秘秘的客户。真正的私人银行,也在刻意保持神秘,同普罗大众保持着距离。今天,我们将私人银行分为两类——银行系私人银行、非银行系私人银行加以介绍。[/warning]

(一)银行系私行业务占比有限,零售业务升级模式难以为继

根据西方银行业的服务分类,第一类是大众银行,不限制客户资产规模;第二类是贵宾银行,客户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第三类是私人银行,要求客户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可以说,私人银行主要服务的就是金字塔塔尖那部分人群。国内各家银行私人银行的客户标准略有不同,但是服务的内容大同小异,基本包括理财产品(以债权类产品为主,股权类产品为辅),在私密性和增值服务上具有独特之处。此外,在法律、税负、跨境金融、离岸服务等方面会提供相应的服务。 对于银行来说,私人银行业务绝对是小众品类。波士顿咨询最新公布的一项关于私人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从利润贡献来看,目前国内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贡献率有的是1%多一点,高的也不会超过5%。时至今日,我国个人资产配置已形成了以储蓄为主,银行理财引领,私募、信托、保险产品百花齐放的配置格局。高端客户对于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有更强烈的资产配置和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 相对于高端客户投资者对于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反观我国私行的发展,其业务、产品则存在着诸多局限。从现实来看,在目前分业经营和金融体系发展阶段影响下,各类中资银行私行机构在能力上有明显偏科,即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导致市场整体重固收,轻权益;业务有所限制,即很多业务银行做不了,需要和非银机构合作,而嵌套增加了业务成本和风险。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是,虽然中资银行私行一直是客户首选,但竞争格局在不断变化。BCG调查显示,目前有70%至80%的客户选择商业银行作为财富管理的主办行。  

(二)非银行系私行通过“私募集团化”连接资产端,打造生态模式

  预计到2021年,中国将形成一个规模达110万亿元的高净值财富管理市场,这为我国私人银行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此外,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财富多、资产荒的矛盾成为新常态,投资者对于投资回报率有更加理性的预期,因此,非银行系私人银行应运而生。调查数据显示,现有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有4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已经或正在积极考虑选择非银行金融机构,即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 财富管理机构在过去“刚兑”下比拼高收益的模式难以为继,需要更重视对于多样性底层资产的获取和管理。很多财富管理机构在与时间赛跑:如果不能在销售优势丧失之前,快速形成资产管理的能力,那么就意味着转型失败。”一些优秀的财富管理机构则通过“私募集团化”的方式,实现了对资产端的紧密连接。而思维更加超前的财富管理机构,开始向非金融产品领域拓展,围绕高净值客户的衣食住行等领域,推出高品质产品或服务,打造生态圈理念,提升客户黏性。金融毕竟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通过非金融品类的拓展,不仅可以提升高净值客户的体验感,也有助于自身企业的稳定成长。非银行系私人银行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返回本专题】
服务金字塔尖的私人银行什么样? https://www.helenjia.com/item/2487.html
2018-04-20 12:50:29 转发链接
助你科技·案例分享
工具导航
版权所有 © 广州助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9-2024
粤ICP备17153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