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应用
关注对象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如何防范P2P网贷的风险?

helenjia.com
[warning]P2P网贷即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它是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中的子类。网贷平台数量在2012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如火如荼,P2P网贷也出现一些风险,这无疑是加大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以下会给大家介绍一下P2P网贷面临的风险和防范的措施。[/warning]

p2p网贷有何风险?

借款人个人信用风险较大

目前,各P2P网络借贷平台在进行交易撮合时,主要是根据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缴费记录、熟人评价等信息评价借款人的信用。一方面,此种证明信息极易造假,给信用评价提供错误依据;另一方面,纵然是真实的证明材料,也存在片面性,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客观的信用评价。这也就是说,各网贷平台在简化贷款手续的同时,也面临着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运营模式不当易踩“非法集资”的红线

当前,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所采用的债权转让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女士表示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存在非法集资的影子,须谨防风险。部分平台采取的债权转让模式是通过个人账户进行债权转让活动,使得平台成为资金往来的枢纽,而不再是独立于借贷双方的纯粹中介。债权转让是通过对期限和金额的双重分割,将债权重新组合转让给放贷人,其实质是资产证券化。这种模式很容易被认定为是向众多的、不特定的理财人吸收资金,这就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极为相似了。

资金来源难以审查

P2P网络借贷的资金来源于持有闲散资金的出借人,这些资金一般情况下是从正当渠道而来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其来源的非法性,同时P2P网络贷款平台往往也缺乏对资金来源审查的手段。因此,这些网络平台就有被用作洗钱工具或者从事高利贷的风险。

沉淀资金安全性低

P2P网络贷款平台涉及大量的资金交易,由于借贷资金并不是即时打入借贷双方的账户,会产生在途资金。数额巨大的在途资金是由贷款网站掌控的,如果网站开立第三方账户代为发放贷款,则在网站内部控制程序失效、网站工作人员疏于自律或被人利用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内部人员非法挪用资金、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

贷后资金用途难以监管

资金贷出后,如何保障借款人按照承诺的用途使用资金,而不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贷后资金追踪问题也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3条规定:“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当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时,网站仅仅充当的是追款者的角色,且若单笔小额贷款数额小,追款成本也难以弥补。

借贷双方金融隐私权无法有效保护

P2P借贷网站为借贷双方提供了发布借贷信息的平台。一般网站都要求借款人提供个人身份、财产信息,一方面为贷款人提供选择借款人的凭据,另一方面也作为信用评价的依据。若网站的保密技术被破解,借款人提供给网站的个人身份、财产信息等个人隐私泄露,借贷人的隐私权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加强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要加强和落实监管

P2P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的产物,是金融创新的具体表现。对待P2P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参与配合,对现有的P2P平台进行清理规范,严格排查风险隐患,清理问题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根据职责分工,监管部门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或非现场检查,对P2P平台开展事中与事后的监管。

妥善处置网贷平台风险事件,并引导投资者建立金融风险意识

要合理评估各问题平台状况,必要时采取强制清理,尽可能保护投资者利益。要让投资者建立投资风险观念,避免强化“刚兑”意识,更不能简单地用政府花钱来“买”稳定。

严厉打击各种利用互联网平台的非法集资活动

金融监管部门应该积极作为,及早发现和查处涉嫌非法集资的P2P平台,及时识别和终止那些伪造项目与“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避免因为工作延误而可能造成波及面更广和资金量更大的风险损失。

加强公众投资者教育

应利用公共电视、报刊、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宣传金融常识和投资风险知识,特别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区中老年居民的投资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积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鉴于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高风险特征和准公共产品属性,不应要求民间资本承担普惠金融的角色,而是应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发展专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返回本专题】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如何防范P2P网贷的风险? https://www.helenjia.com/item/2371.html
2018-04-20 04:17:33 转发链接
助你科技·案例分享
工具导航
版权所有 © 广州助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9-2024
粤ICP备17153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