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jia.com[warning]
从市场布局来看,虽然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高净值人士财富规模增速迅猛,但私人银行或者机构的渗透率仍低,吸引各类机构争相进入。为应对金融脱媒速度加快、同业和跨界竞争愈发激烈的状况,结合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实际情况,私人银行业务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发力。
[/warning]
(一)提高银行部门间协作效率
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需求复杂,因而涉及的产品种类和业务条线较为广泛,需要商业银行内部的零售、公司、投行业务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交叉销售,而不是依靠各自为政的业务单元来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以瑞银集团为例,其财富管理业务之所以领先全球,与其“一个银行”的运营理念密不可分。瑞银的财富管理板块采用了共享式的管理架构,设立了专业进行产品开发和管理的产品管理部,直接连通各大业务板块,聚合投资银行板块、全球资产管理板块以及财富管理板块的专家,通过客户共享、产品交换和业务间的配送服务,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完整的投资方案、产品和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各业务部门围绕客户需求紧密协作,在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内部资源整合和交叉销售。
(二)积极开展离岸和境外私人银行业务
截至2015年底,中国个人跨境投资规模约为6000亿人民币,长期以来,中国个人海外投资主要通过离岸投资实现,跨境投资的占比显著低于其它国家。随着中国投资者海外资产规模的扩大,对海外市场了解程度的加深以及对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境外投资需求加大,投资渠道和种类更加多元。在当前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的背景下,拓展境外投资可以在分散投资风险的同时,寻求海外投资收益。私人银行可以引导高净值人士的海外投资从以房地产、固定收益类投资为主向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私募基金等转变。实现离岸、跨境业务协同发展,在为我国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更全面服务的同时,捕捉其他国家私人银行客户离岸财富的业务机会。
(三)打造私人银行专业团队
由于私人银行需要同时充当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税收咨询专家、律师、会计师的综合角色,因而培养一批高效的私人银行顾问、整合银行内外资源打造综合化服务团队是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通过行内培养与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具备专业素质的私人银行顾问团队;另一方面,依托行内外的专家资源,就客户需求集中法律、税务、教育、医疗、不动产等若干领域建立专家库,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咨询服务需求。
(四)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
私人银行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偏好和投资理念各有不同,针对他们的资产配置方案也大相径庭。经济新常态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滑,促使高净值人士积极寻求标准化的银行理财产品之外的高收益投资机会,例如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大宗商品和另类投资等。目前面向私人银行和高净值客户发行的产品可通过二级市场及定增市场等进行权益类投资,因而私人银行有更广阔的空间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目标收益、流动性安排等需求,提供订制化的投资策略和产品,并逐步打造产品特色,形成行业壁垒。
(五)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
通过自主研发、外包开发或合作开发等形式建设私人银行大数据平台,提高客户信息管理、投资组合管理及风险监测管控的效率。首先对客户复杂而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客户的资产状态、风险偏好、投资习惯、财富管理目标等信息,全方位挖掘客户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的需求,提高服务的精度和准度。然后通过移动端的技术平台实现与客户的实时交流,提供投资组合的分析与模拟功能,使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获得订制化的资产配置建议、投资组合监控以及完成交易。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私人银行业务应当立足于整体发展目标与业绩要求,选择合适的考核指标,推行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定期对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的业绩指标进行考核,包括新增管理资产总量、新增客户数量、资产收益率等,避免单纯的考核产品销售额的情况,推动业务经营目标的完成。同时,将客户资产合理配置也作为业绩考核内容,减少客户资产收益和客户经理收入之间的冲突,以考核保障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返回本专题】私人银行业将会怎样转型发展? https://www.helenjia.com/item/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