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jia.com
[warning]写这封家书的目的,主要是想和你聊一聊“保险”。为什么要聊保险呢,因为现在几乎每个人在成年之后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我该不该买保险?我该买哪些保险?我该怎么选保险?我能不能相信那些卖保险的经纪的话?[warning]
讲完了寿险,下面来讲讲医疗保险(即上面提到的第三条风险-你自己的身体风险)。
首先要讲清楚一条最重要的原则:你自己的身体需要你自己去爱护。我希望我自己身体力行,可以帮你养成一些最基本的生活习惯,比如不抽烟,少喝酒,作息正常,饮食规律,坚持锻炼,保持乐观。这些基本习惯才是保证你身体健康的最重要原则。希望通过医疗保险来照顾你自己的身体完全是本末倒置:如果你哪一天发现自己身体不好了,先从上面这些基本的生活习惯来检查一下自己哪里可以改进。
但是即使你在上面那几点都做到了,也还是需要医疗保险。这纯粹是为了应付不时之需:有些身体疾病有遗传因素,有时候身体不好也有运气成分。当然,如果只是一些小毛小病,那么问题不大,稍微花点钱去医院开点药就能应付过去。从身体健康角度,你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风险是:
1)住院开销(Hospitalization)
2)重大疾病(Critical Illness)
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情况是最可能对你的经济状况构成重大影响的。在新加坡,住院费比较昂贵,动辄几万新币。而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比如癌症,洗肾等等,其开销会对一个家庭造成严重负担。
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保险的核心原则是风险均摊。你可以享受到保险赔付额高过你自己上缴的保费的前提是其他人没有生病住院。从投资角度来讲,买保险肯定是亏的(否则保险公司就不会赚了)。因此你的目标应该是在花最少的钱交付保费的前提下,为自己和家人选择合理的保险。
从新加坡角度来讲,严格的说一个公民不需要购买医疗保险,因为政府已经强制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了医疗保险(Medishield)。当然很多人会抱怨说政府提供的医疗险不够,因为该保险只能被用于政府公立医院C级病房(即不是单间,有好几个病号公用一间大病房),不能选医生等等。
在我看来,如果家里的经济状况比较紧张,那么政府的医疗保险也够了。毕竟每个人都要住好的病房,都要飞商务舱和头等舱,享受的欲念是无止境的。在这一点上,要量力而为:你自己有本事赚钱,那就可以选择更高级和奢侈的服务。但是前提是不要依靠别人,不要寅吃卯粮。
在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之上,你可以考虑购买上面这些不同的保险。在我看来,重大疾病和住院保险可以考虑购买,原因在上面已经解释过。至于上图中下面的两个保险,则没有必要购买(很多保险公司会送下面两项,可见其价值并非很高)。
在这里需要跟你解释一下Rider(附加条款)的概念。很多医疗保险都有Deductible和Co-payment这两个条款。
Deductible自付额:就是在保险公司应付你的理赔之前,你需要自己先支付一定的数额(比如2000新币)。
Co-payment共同负担额:大部分医疗保险会规定你自己需要支付10%-20%,而保险公司再赔付另外80%-90%。
由于这两个条款的存在,即使在你购买了保险之后,也不能保证在理赔时获得保险公司100%的赔付,即你自己还是需要付出一部分的费用。如果你自己一分钱都不想出,那么你可以购买Rider附加条款。购买了附加条款以后,保险公司会将deductible和co-payment去除,在理赔时给予100%的赔付(如果符合他的理赔条件)。
我的建议是:不要购买附加条款。我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比较,得出结论所有的附加条款基本都比较贵,其保费和保额不成比例。从原则上来说,如果你自己生病了,当然应该支付一定的医疗费: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指望别人为你的医疗费用负责。
NTUC提供的医疗保险NTUC IncomeShield。假设一个成年人40岁,那么他每年要付的基本保费是 $310+$81=$392(新币)。但由于这个是基本配套(basic),在赔付时需要自付(deductible)1500新币(C级病房)和共同负担(co-insurance)10%。
有些人不喜欢这个共同负担,于是保险公司提出,你可以每年多交一些保费购买一个Rider。比如上面这个附加条款,在基本配套下,可以将你每年所付的共同负担(co-insurance)限制在2000新币以内。
而为了这个好处需要付出的代价(保费)则是:每年98新币(基本配套)。也就是说,每年的保费需要增加98/392=25%。而你省得钱则不一定,要看到时候生的病以及医药费而定。基本上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笔好买卖(付出的额外成本是固定的,但是好处则未必)。
回到当初购买医疗保险的初衷:你怕的不是医疗费,而是非常巨额的医疗费。所有普通医疗保险的涵盖范围对于巨额医疗费的保护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再去添油加醋,画蛇添足。当然,类似这种附加条款之类的需求,说到底还是一个消费需求。我之前说了,如果你有经济实力,靠自己的收入,在能力之内购买自己喜欢的消费品(这个保险需求,和其他消费需求是类似的,比如更好的汽车,洋房,出国旅游等等),那么确实是你自己的选择。但前提还是:独立自主,理性消费,不要依靠别人,寅吃卯粮。
我在上面还提到了房子(火灾)险和汽车险。这两个险种比较简单。如果你按揭买房,买车的话,一般都是强制需要购买这两个保险的。因此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横向比较一下,挑个性价比高的保险购买就行了。由于他们并不像寿险那么复杂,我就不在这里多啰嗦了。
说了那么多,希望你可以明白,不要指望保险来保障你的一生。你的生活,以及你所爱的家人的生活,需要靠你自己奋斗去赢得。最好的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途径,是平时行事稳妥,考虑周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险只是在你做好了这些本职工作后,如果还不幸遇到意外给你一些补偿而已。因此请不要本末倒置,花太多时间和开销去购买完全不必要的保险。
对于一个中产家庭来说,资源(资金)永远是稀缺的,因此你需要仔细分析,理性分配自己和爱人的收入,不要过度消费(买太多的保险就是过度消费的典型例子)。
同时牢记:保险是保险,储蓄是储蓄,投资是投资。如果是保险,可以把钱给保险公司。如果是储蓄,放在银行里要远比给保险公司。投资的话,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学习掌握正确的投资知识,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聊聊保险(下) https://www.helenjia.com/item/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