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给大家提供一些税务政策的解读,深入认识到税务才能更好的进行税务筹划。
显然,如果这种养老年金产品难以体现养老属性的现状不及时从根本上逆转,必然滞后于中国老龄化加剧的社会严峻现实,不仅将使大批退休老年人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出现老无所养的窘境,导致大量社会问题,且也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此,商业保险作为中国社会养老的第二大支柱,保险企业应发挥积极作用,以社会责任为担当,在设计养老年金产品上从中国养老的严峻现实出发,克服单一驱利避害倾向,认真权衡社会因素和商业利益,做到同时兼顾社会责任和经营效益,使养老年金产品能真正体现出养老属性,为政府分忧解难,也为老年人养老消除后顾之忧。首先,设计科学合理的养老产金产品,切合中国养老实际,实现低缴费、分期领取直至终生的养老年金产品,不断丰富养老年金产品,消除过去“花里胡哨”的做法,让人活着就有养老年金可领取成为真正的社会现实,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
而且,可考虑在设计养老年金产品上充分做好社会调查,走社会听证程序,对养老年金产品的缴费金额、缴费方式及退休之后的领取数额和办法,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及老年人意见,使养老年金产品符合中国老年人多、覆盖面要求广的特点,不脱离中国实际,使养老年金产品真正发挥惠民生作用。
其次,做好宣传动员,将养老年金养老性能及作用向中老人做好解释,提高广大中老年人对养老年金制度的认识,让中老年人积极参与购买养老年金产品,迅速扩大养老年金产品的购买规模,提高商业保险对养老支出的能力,有效化解养老金不足的矛盾。再次,搞好养老年金投资,拓宽养老年金投资渠道,委托专门理财机构投资,确保养老年金的保值增值,使老年人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年金能随物价涨幅而不断上涨,避免财富缩水之苦;为确保达这一目的,政府可对养老年金商业保险实施优惠税率或免税,并可加速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让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真正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并购重组中值得重视几个典型的税务风险。
| 利 | 弊 | |
| 股权收购 | 1、目标公司税收优惠政策延续; 2、享受流转税的优惠政策; 3、享受目标公司历史亏损带来的所得税减免; 4、程序较为简单。 | 潜在的税务风险会被收购方承继 |
| 资产交易 | 税务风险一般不被收购方承继 | 1、资产交易可能会产生非常高的交易税费; 2、收购方不能享受目标公司历史亏损带来的所得税减免; 3、目标公司的税收优惠无法延续; 4、程序较为复杂。 |
| 直接股权转让 | 间接股权转让 | |
| 含义 | 指非居民企业转让中国居民企业的股权(不包括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并卖出中国居民企业的股票)计算:(1)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股权转让价—股权成本价;(2)税率:一般为10% | 境外投资方转让非居民中间控股公司股权,间接导致中国居民企业股权被转让 |
| 纳税义务 | 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非居民企业应自合同、协议约定的股权转让之日(如果转让方提前取得股权转让收入的,应自实际取得股权转让收入之日)起7日内,到被转让股权的中国居民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负责该居民企业所得税征管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未按期如实申报的,依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理。 | 一般而言,依据税法规定,因非居民企业转让所得非来自中国境内,在中国不产生纳税义务 |
从上表就可以看到,不同公司的产品,即便保险责任相同,保费却有高有低。这些保费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厘定费率时,采用的预定费用率不同。当然不同时期的产品费用率不同很正常,这张表的对比也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罢了。
所以买保险并不是看哪家公司知名度高,牌子大,产品就一定好。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到自身的需求,有人就喜欢大公司,感觉放心;有人就喜欢便宜的产品,只要能够解决自身的风险问题就是好产品。
很多人一提到财富管理,首先想到的就是理财产品、基金、定存等等,却很少想到保险保障。其实,在财富管理规划的四象限中,保险保障往往是最重要的雪中送炭的金融工具。可普通投资者由于对保险产品认知度不够,感到产品复杂繁琐,从心理上就有排斥情绪。在家庭资产规划中,到底应该如何以保险产品应对家庭财务风险呢?今天和你一起来分享...
